<meter id="3nd1j"></meter>
<form id="3nd1j"></form>

<progress id="3nd1j"></progress>

      <del id="3nd1j"><dfn id="3nd1j"></dfn></del>

          <delect id="3nd1j"></delect>

          歡迎訪問昆明學院網站!

          人文學院邀請張承明教授作講座

          來源:人文學院 作者:文/李瑞、馮琳 審核/何杰 發布時間:2022年05月11日 14:16:14

          510日,昆明學院人文學院和春城計劃教學名師鄧瑤工作室聯合邀請到云南師范大學張承明教授做講座。張教授結合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的性質、培養目標、基本原則和課程實施等方面,以“語文教師學科意識的確立”為主題開展專題講座。在線觀看人數近400人,其中包括鄧瑤工作室的全體成員、昆明學院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的碩士研究生、在校本科生及在職中小學教師。

          張承明教授首先指出語文學科意識的重要性。學科意識決定老師對教學的理解,決定著教學目標的確定,決定著語文是否有效。新課標對語文的定義不斷與時俱進,工具性、人文性、核心素養的理念貫穿始終。張教授從三個方面對語文新課標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第一,學科意識。要樹立和加強語文學科意識,應對語文學科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最關鍵的問題是學科性質,學科特點,學科知識和學科方法。深入分析《義務教育語文課標》(2022)對語文課程性質的定位,對理解“語文學科意識”具有重要價值。張老師例舉了近70年的語文課標的變化,從葉圣陶先生對語文的定義到2011年課標再到2022年新課標,對于語文課程性質的定位,排在第一的都是語言。2022年新課標再次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扎扎實實教語言文字這一基本原則一直沒變。

          學科實踐。這是新課標提出的新內容。在語文學科意識關照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科實踐活動變得有邊界,不會偏離到與語文相關的歷史、倫理、政治領域。

          學科教學知識。學科教學知識是保證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條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教師專業成長。張教授以《濟南的冬天》為例,將老師講課落腳到濟南的地理位置和描寫濟南的語言品析做了對比,表示教師如果沒有把握學科的邊界,那么教學過程中不免會遺漏很多精妙的字詞句,學生也就理解不了語言文字的奧妙。

          然后,張教授以于漪、錢夢龍等幾位教學名師的觀點與實踐舉例,讓大家更能深入體會語文學科意識應怎樣與教學過程相結合。于漪老師曾說:“語言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結晶與象征?!蓖鯓s生教授認為好課的最低標準就是,教的是語文的知識。陳鐘梁老師認為“辯詞析句是語文老師的看家本領?!彼麄兊挠^點和教學實踐都印證了語文學科意識的重要性,是對老師專業成長、教育質量的奠基。

          張教授最后點明了語文學科意識、語文學科教學知識、語文學科實踐三者的關系:只有確立語文學科意識,才能找準語文教學的目標;只有確立語文學科意識,才能運用好學科教學知識;只有確立語文學科意識,才能優化語文學科實踐。今天這場講座不僅給一線老師以警醒,也給即將邁上三尺講臺的學生們指明了今后前進的方向。

          講座結束后,聽講座的老師和同學們紛紛向張教授表示敬意和感謝。工作室的學員們也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追本溯源,方知本真。張承明教授以“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邏輯,清晰地講述了確立和強化語文學科意識的重要性,同時結合豐富的教學實例,指導大家怎樣在語文學科意識的關照下進行教學實踐。講座深入淺出,富有學理性、實踐性和啟發性。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張教授幾十年從事語文課程與教學理論和實踐,培養了一批批語文教學和課程教學論文的優秀人才,是云南省課程與教學論、語文學科教學的一面旗幟。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人妻久久无码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中文字幕无码热在线视频 漂亮人妻洗澡被公强 征服贵妇爽到疯狂潮喷
          <meter id="3nd1j"></meter>
          <form id="3nd1j"></form>

          <progress id="3nd1j"></progress>

              <del id="3nd1j"><dfn id="3nd1j"></dfn></del>

                  <delect id="3nd1j"></delect>